数字义乌 - eyiwu

—六百零六名景宁移民在义乌的幸福生活


72岁的景宁移民蔡永林落户义乌一段时间后,各方面感觉挺满意,一颗悬了两年的心终于落了地。……
“亲朋好友羡慕我们移民义乌”

  72岁的景宁移民蔡永林落户义乌一段时间后,各方面感觉挺满意,一颗悬了两年的心终于落了地。

  老蔡是跟随两个儿子一起落户到大陈镇马畈村的。1月29日,记者见到他时,他正和妻子、二儿媳坐在自家四层半的小洋房前,沐浴着冬日融融的阳光惬意地晒太阳。

  知道我们的来意后,老蔡乐呵呵地当起“导游”:“这幢小洋房是我两个儿子的,每层面积在200多平方米以上。现在正在装修,乱糟糟的,过段时间来看,肯定很漂亮啦!”

  站在老蔡家四楼的阳台上向四周眺望,视野十分开阔,远处的公路、山野和近处的溪流、绿化带一目了然。“我很喜欢这个地方,有山有水有田,交通也很方便。” 老蔡高兴地说,这里离楂林、大陈都很近,平时赶集、逛街都很方便。“看我爸现在多高兴,没来义乌之前,他们老两口却怎么都不愿来,担心得睡不着觉呢。”媳妇林小琴快人快语。

  老蔡是景宁县鹤溪镇外舍村人,由于目不识丁,和妻子一起整天窝在家里劳作,几乎没到过50公里以外的地方。当得知要永远离开自己居住了几十年的家乡,把家搬到遥远的义乌,就开始整夜整夜睡不着觉。对家乡的不舍,对未来的担忧,使得他每天长吁短叹,心事重重。妻子则一想到要搬家就流眼泪,差点把眼睛哭瞎了。老蔡只好一边安慰妻子,一边四处打听义乌的情况,逢人就问:“义乌是个什么样的地方呢,生活条件好不好?”得到的回答几乎众口一词:义乌很好,成为义乌人非常幸运。

  尽管如此,老蔡还是将信将疑,每次儿子到义乌察看,回去后他总要问个不停。直至去年8月的一天全家搬至马畈,下车后老蔡简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这么漂亮的房子会是我家的?我是不是在做梦呀?”他乐得像个小孩,楼上楼下跑了好几个来回。当天,大陈镇政府有关负责人请他们吃中饭,晚饭则由村里宴请,干部群众热情豪爽,把他们当自家人看待,感动得老蔡老泪纵横,激动不已。“那天我们是在一大群亲戚朋友陪同下来义乌的,他们既羡慕又宽慰,说我们落户义乌是几辈子修来的福。”老蔡得意地说。

比待本地村民还要好

  近日,记者又到大陈镇马畈村采访,在村口桥头,恰好碰见几位在路边聊天的移民,问他们新房在哪?几人指着远处的几幢楼房说:“瞧,这就是我们的新房,比马畈村的任何一幢房子都要漂亮!”

  确实,这一排五幢四层半的楼房在马畈村很是醒目:瓷白雕花石栏,淡兰钢砖外墙,还有那圆房三角形屋顶如教堂的偏房,看上去颇有中西合璧的味道。记者发现,楼房前后都很宽敞,几台挖土机正在挖沟。村委主任陈三弟说,这几天,正在为移民搞排污排水工程,接下来还要筑路、种树、装路灯等。

  按照市里的统一部署,马畈村原先共需落实15名移民,但最后安置时多出两个小孩(一个是刚出生的婴儿,一个是临时决定从老家带过来的)。怎么办?村两委干部为此伤透了脑筋,一次次召开村民小组长会议研究讨论,最终统一思想从留转土地中挤出一部分,最终解决了两个小孩的造房土地和自留地。

  刚想松口气,不料又出现了新情况。准备动工造房时,有移民提出房前空地太窄,要求加宽。其实,按我市规定,两排房子间距为13米,不能算窄,更何况选好安置点后,移民们曾亲临现场看过地基,当时他们并没有提出什么意见。对移民的要求,本可以不加考虑,但为了让他们住得称心、住得满意,村两委决定以损失集体利益来满足他们的要求,整排房子向后移0.5米。地基的后移,使得后面那些房子的地基都得跟着移,也等于要多占用一些村民家的自留地。于是新一轮的讨论、说服工作又开始了。不过,马畈村的村民都比较通情达理,拿到村里给的一笔征用费后,二话没说就让出了土地。

  “移民就是自己村的村民了,当然要待他们好呀!”陈三弟说。回想起搬到马畈村那天的情景,移民蔡小明动情地说:“镇里出钱给我们租了房子,煤气灶、席梦思、被子、洗漱用品及米菜全都备齐了,村民们还时不时送来鸡蛋、青菜、馒头等,激动得我老母亲直掉眼泪。”

  “大陈镇马畈、楂林二村两个安置点,村两委团结,村民们理解支持,移民工作都开展得非常顺利。”大陈镇分管移民工作的丁枫华告诉记者。

后续帮扶细致入微

  采访过程中,不少移民担心:虽然义乌当地政府和干部群众待自己很好,但初到义乌人生地不熟,对以后的生活和工作心里还是没底,不知道政府有哪些帮扶措施?为此,记者采访了市移民安置工作办公室郑主任。

  郑主任说,我市计划用两年左右时间的帮扶,使移民的经济收入逐步达到安置地村民的平均水平,并想方设法使移民尽快融入义乌——

  组织三项培训。一是风俗培训,即义乌礼仪习俗、村规民约培训,使移民能逐步适应当地生活;二是民俗宗教知识培训,使移民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党和国家民族宗教方面的方针政策;三是职业技能培训,提高移民农业技术知识水平和劳动素质,增强就业技能。

  拓展就业渠道。提供用工信息,增加移民就业机会;主动为移民介绍安置地附近企业的生产、用工情况,组织移民就近就业;定向安排移民外出做工,实现移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

  开展三项帮扶。建立党员干部结对帮扶制度,确定帮扶对象,明确帮扶职责;选择一批经商、办厂、种植养殖及加工能人与移民结对帮扶,做到定人、定项目、定指标,一定三年;通过道路硬化、农田水利设施改造,标准农田建设,不断完善安置村生产生活条件。

  建立三项帮困制度。对符合低保条件的移民户,按规定及时办理最低生活保障手续,并按农村低保救助标准给予全额救助;通过建立定期走访慰问制度,了解和掌握他们的生产生活及思想状况,及时为他们排忧解难;通过社会捐赠等形式,筹集移民帮扶资金,对移民特困户和因灾因病致贫户给予专项特困救助。

  郑主任还说:“移民迁入安置地后,一律享受安置地村民的同等待遇。”

打响“移民安置”攻坚战

  “606名移民于去年8月18日前全部迁入我市,12月12日顺利通过省政府的检查验收,我市的移民工作走在全省前列。这是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所有从事移民工作的同志齐心协力、共同努力奋斗的结果,也是迁入地群众大力支持的结果。”日前,在全市滩坑移民安置工作总结表彰大会上,市政协党组书记、主席杨林章如是说。

  我市自2001年启动滩坑移民工作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将其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列入议事日程,专门成立移民安置工作领导小组,13个镇(街)也相应成立领导小组,并明确各自任务和职责。

  根据义乌人多地少的实际,工作人员广泛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征求方方面面有关人士的意见,出台了移民建房面积标准、移民搬迁奖励政策、移民建房补助政策等,并按照“以农为本,有土安置和相对集中安置到环境容量条件较好的镇(街),分散安置到行政村”的要求,对上级政府分配给我市的600名移民安置任务,进行一一分解落实。同时,市财政拨出1322余万元、镇(街)财政拨出2588余万元,对滩坑移民安置工作给予大力支持。

  为挑选合适的安置点,工作人员对13个镇(街)选出的安置村,对照省关于移民安置的条件进行逐个走访、考察,认真分析调研,最终从原先安排的51个村筛选出34个村,直至最后确定20个村为正式安置村。这些安置村基础设施完善,农业生产条件优越,交通便利,社会风气、群众素质较好。移民地的干部群众实地考察后,都表示十分满意。

  在实施移民安置工作过程中不少镇(街)都遇到了“三大难题”:土地征用难,电网搬迁难,“三通一平”难。为解决土地征用难问题,各镇(街)领导带头下村,挨家挨户做村民的思想工作,经过多次讨论协商,最终达成土地征用的一致意见,几乎每个安置村都把村里较好的地块让给了移民。

  新房动工兴建时,正值春季雨水充沛,为使移民能如期搬入新房,工作小组人员克服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的实际,经常到各个安置点进行巡查、指导;各镇(街)在确保施工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积极组织调动人手,抓工期,抓进度,赶在晴天加班加点。

  稠江街道下沿塘村的安置区地块有纵横高压电网贯穿而过,特别是铁路段官塘—义亭区间的贯通线路严重影响了工程的施工。为解决这一难题,所在地街道领导多次赴杭州与有关单位联系协调,耗资60余万元将电网全线搬迁。

  各镇(街)不仅帮助移民联系建筑施工队,还专门组织人员对工程质量进行不定期检查,而移民房屋的配套、附属工程、路面硬化和环境绿化等,也都由各镇(街)负责,电话、自来水、照明用电均送到家门口。由于移民的新房正处于建造或装修阶段,一时无法入住,许多安置村专门为移民安排了临时住房,并配备齐所有的生活用品。

胡金跃:心系移民不言悔

  “老胡,饮用水工程主管道招投标什么时候开始?”
  “下午你有没有空,能陪我去买一下地砖、油漆吗?”
  ……
  在苏溪镇塘里蒋村移民安置新房前采访苏溪镇分管移民工作的胡金跃时,不时有移民跑来询问情况或要求帮忙。移民陈晓亮开玩笑地说,老胡是他们的管家兼帮工,大小事都离不开他。
  塘里蒋村和上娄村是苏溪镇的两个移民安置点,共安置20户移民,其中塘里蒋村11户,上娄村9户。两村只隔着一条公路,两处安置房又都处在公路边,十几幢高大气派的新房遥遥相望,很是显眼。老胡每天的工作就是在办公室和两处安置点来回跑。
   老胡原是苏溪镇邢宅村村委主任,2005年6月抽调到镇移民办工作。刚开始时,老胡与移民办分管领导一起,处理一些地块置换、安置点落实等前期工作,后来分管领导另有事情,移民工作的重点就压在了他一个人身上。
  不管刮风下雨,老胡每天都要骑着摩托车亲临两处安置房,察看工程进展情况,检查施工安全问题,听听移民们的意见,帮忙解决一些实际困难。一天不去,老胡心里就闷得慌。对他而言,周末或晚上加班加点是常有的事。2006年5月中旬,塘里蒋村安置房动工兴建。由于当时几条主通道坑坑洼洼,车子根本无法行驶,严重影响工程施工进度。老胡就雇人挑砂石铺路,白天黑夜连轴转,只为赶工程进度。他负责在现场登记砂石数量,并在发票上签字,因此一刻也不能离开工地,一干就是好几个通宵,累得眼睛发酸泛红。
  联系协调工程队、为移民租房子或办理户籍迁移、检查施工情况、督察工程质量等等,这些都是老胡必须做的。但很多额外的事情,只要是为了移民,他也努力去做。去年7月,苏溪镇开展农民免费电脑培训,一些移民得知情况后也想报名参加,但由于超过限定的时间报不上,老胡二话没说就忙着帮他们跑开了,最终让那些想学电脑的移民得到了培训机会。
  老胡是个临时工,每月工资加补贴只有800元。他说,移民工作最紧张时,他曾一个月花掉600多元手机话费,其中很多电话是移民打来请他帮忙的。“他们在这里人生地不熟,办起事来不大方便,我总要帮一下嘛!”老胡说,村里人曾请他去当管理工,每月给一两千元工资,可他不是为了钱,能为别人做点事,心里觉得舒坦。

“从此,我们就是同村人”

  北苑街道宇宅口村是我市20个滩坑移民安置点中的一个,这里共安置了5户17人。如今,每户移民都住进了三间四层半的漂亮“小洋房”,他们有事就找村干部商量,没事经常到邻居家串串门,已经完全融入到了新环境当中,过上了舒适的新生活。
  作为一名党员,29岁的移民张红春已经在宇宅口村里参加党组织活动了。和记者聊起现在的新生活,他笑着说:“除了不会讲义乌话,几乎都要忘了自己是个移民了。”张红春的父亲是老家的村干部,这次并没有移民到义乌而是留在了老家。父亲虽然见多识广,也知道义乌是个好地方,但对儿子一家三口移民到义乌终归不放心,于是决定亲自来考察一下。去年4月份,老张前往义乌详细考察了交通、环境、经济实力等情况,对儿子落户地的乡风民俗也一一加以了解。回去后,他高兴地对张红春说:“义乌乡风好,民风也淳朴,你们在这里我很放心。而且当地企业很多,你们找份好工作也不会成问题。”
  “我们有今天,离不开村里、片里、街道领导的关心、支持和帮助。”这是记者在采访移民时,听到的最多的一句话。
  去年8月底,宇宅口村5户移民的新房都已经建好了三层,因为实在缺少资金,建房进度明显慢了下来。怎么办呢?总不能让房子建了一半停下来吧。5户移民碰头一合计,决定找村干部商量商量,看看有没有解决的办法。
  宇宅口村党支部书记陈士兴得知这一情况后,一面安慰他们放宽心,一面与当地农村信用社联系争取给移民贷款建房。由于当时移民户口还没有落实,信用社方面对这些人的经济条件也不了解,且移民贷款没有先例,所以信用社当时并不同意给他们贷款。其时,抓移民工作的前洪工作片主任杨朝阳获悉此事后,马上将这一特殊情况向北苑街道领导反映。经过街道领导同信用社协商,信用社最终同意在有人担保的情况下,向5户移民发放贷款。宇宅口村两委干部二话没说,主动担起了责任,6位村干部共同替5户移民贷款作担保,并建立了结对帮联关系。不到一个月,5户移民顺利拿到了每户10万元的贷款,房屋建造进度得到了保证。杨朝阳说,这也是开了移民贷款的先河。
  陈士兴说:“我们村干部就应该挑这样的担子,因为他们从此就是本村人了。”
  如今在宇宅口村,不光移民不把自己当外人看,村里人更不把他们当外人看,村民和移民之间互帮互助,和谐相处,亲如一家。

移民心语寄期盼

  张红春(男,29岁):希望新房建好后,村里能帮忙早点把房前道路做好。到那时,夫妻两个在新家义乌做做小生意,儿子上上学,一家人一起和和美美过日子。
  刘华香(女,37岁):一是希望读初中的儿子不要受全家移民到义乌影响而学习成绩有所下降,但愿他能在义乌考上比较理想的高中。二是希望自己新房的房产证能够尽快做好,这样就可以拿房产证作抵押,贷点款拿来当本钱,做点小生意。
  柳根平(男,35岁):等新房全部装修好了,把5岁的儿子及父母都接到义乌来一起生活。希望妻子开的理发店生意能够越做越红火,也同时希望政府能提供一些免费技能培训,让自己多学点技术。
  张王峰(男,31岁):这里条件比老家好多了,做点小生意也比老家便利得多,希望村里能在这方面多指点一下,做点什么生意,尽快过上更美好的新生活。
  潘娟英(女,35岁):希望日子能越过越美。小孩在义乌能好好读书,与学校里的老师、同学相处融洽;夫妻俩在生意场上顺顺利利,尽快还清银行贷款。  
  张王峰女儿(5岁):我希望在这里能跟小朋友们一起玩,一起做游戏。
  林小琴(女):我就希望能在义乌过上好日子。还有,儿子能在学校里得到老师的照顾,能让他好好读书,不至于因移民到这里而影响学习成绩有所下降。
  陈晓亮(男):我原来在北京开超市,现成为义乌人了,想在义乌寻求更好的发展。我想学些电子商务及外贸方面的知识,尽快融入义乌这座国际性商贸城市。


# —六百零六名景宁移民在义乌的幸福生活    {最后编辑时间:2007-03-03}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