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居乐业在义乌(义乌市关爱外来建设者纪实)
多年来,义乌市委市政府高度关注外来建设者在义乌的生活、工作情况,积极为他们创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切实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就连处理矛盾纠纷也向外来建设者倾斜,最终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让外来建设者在义乌安居乐业!
——义乌市关爱外来建设者纪实之二
5年前,23岁安徽小伙刘世道带着120元钱只身来到义乌“淘金”,先后做过缝纫工、机修工、酒店保安、公司业务经理,如今的他已是义乌市区一家中型饭店的总经理了,不仅在义乌买了房子,还成了“义乌女婿”。说起自己的成长经历,刘世道十分激动。他说,从生活窘迫到走上小康,是义乌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轨迹,义乌是一座包容性很强的城市,是外来建设者实现自身价值的大舞台,更是创业与置业的“黄金地”,感谢义乌!
其实,在义乌的外来建设者中,每一个人的成长都有一段属于自己的感人故事,而钟情义乌、感谢义乌却是他们共同的心声。“义乌是个好地方”,这句简简单单的话语通过他们传遍了世界各地,也是他们对义乌这座城市最好的评价。
是什么让义乌这个商贸业高度繁荣的城市如此赢得外来建设者的心?
答案多种多样,但在义乌工作有保障、有前途却是共同的。多年来,义乌市委市政府高度关注外来建设者在义乌的生活、工作情况,积极为他们创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切实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就连处理矛盾纠纷也向外来建设者倾斜,最终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让外来建设者在义乌安居乐业!
对于外来建设者来说,权益最大的内容莫过于工资报酬,市委市政府提出了“打造无欠薪城市”的目标,这更是我市人事劳动部门的工作重点,让我们来看看他们为维护外来建设者合法权益开展的一系列“春雨行动”。据义乌市劳动监察大队丁国嵘介绍,我市建立了覆盖城乡的劳动保障监察网络,开通了“12333”劳动保障投诉热线电话,劳动保障还加入了“110”社会联动,全天24小时接受举报。在外来建设者中,从事建筑行业的占相当大的比例,而这个行业也是侵害外来建设者合法权益的“高发区”。为了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从源头上杜绝这一现象,市劳动、建设等部门联手对建筑市场容易侵害外来建设者利益的现象进行了深入调查,于2005年启动了建筑行业工资支付担保制度,对于准备承包建筑工程的负责人,必须向有关部门事先交纳一定数额的工人工资担保金或提供相应的担保,否则就将被取消相应的承建资格。在工程建设期间或完工后,一旦发生拖欠工资且调解无果,担保金就维护了工人的利益。与此同时,针对建筑行业工人工资计算容易混乱的情况,我市在全省乃至全国范围内率先推行了建筑业施工企业记工考勤卡制度,工人人手一卡,每日出勤由工程项目部指定的记工员登记,这一“卡”成了工人与建筑施工企业存在劳动关系与结算工资的重要凭据,工人的合法权益得到了维护。除此之外,我市还积极抓好对企业主及外来建设者有关劳动法的知识培训,在每年的4至6月集中开展法律法规宣传活动,不断提高企业主及外来建设者依法用工和自我保护的能力。2007年1月,某建筑企业因种种原因未支付工人报酬,700多名外来建设者无法按时回乡过年,他们运用学到的法律知识,及时向有关方面反映,这一事件引起了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将其列为2007年“一号纠纷”进行排查处理,市劳动等部门连续奋战45天,700多名外来建设者终于在农历腊月廿六拿到了应得的报酬。
外来建设者是义乌建设国际性商贸城市的重要力量,让外来建设者在义乌安居乐业已成为全市上下的共识,打造“无欠薪”城市让外来建设者感到自己身处一个公平的城市,而义乌这座城市,让他们感到温暖的地方还有很多。为了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他们所供职的企业单位视他们为企业的巨大财富,力所能及给予他们最好的福利待遇,积极为他们办理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等。还有不少的企业单位为外来建设者提供免费住房,奖励特别优秀员工住房、轿车等。为了让外来建设者感到在义乌就像在家一样,各镇、街道积极为他们的生产生活创造良好的条件。更值得一提的是,我市正出台相关政策,让真正融入义乌的外来建设者的子女像义乌当地的孩子一样接受教育,大量外来建设者子女就学难、上学贵的问题可望在近期得到解决。 记者 刘军
# 安居乐业在义乌(义乌市关爱外来建设者纪实)
{最后编辑时间:2007-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