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何恪之《西园记》
道乌伤而西,多平畴(耕地)沃野,亡(通“不”)名溪川。赢十五里少南,有湖曰南湖。四山墙立。一水蜿蜒贯之,清而不快。山秀而不陂,可舟,可园,可围,可屋而居。
《西园记》约1500字左右,原文无标点。何恪以优美的文笔描述了园中堂、亭、室、斋、园、穴等布局合理的建筑,还着重描述了西园内植物的自然和配植分布状况,犹如一幅幅栩栩如生而富有浓郁生活气息的画卷,读后仿佛让人置身于800年前那美如画的古典园林。
何恪所写的《西园记》位于今义乌市稠江街道官塘村。文中所说的南湖即今“官塘”湖,西园即南湖之西林,是何恪过着隐居生活、陶冶情操的地方。
《西园记》作者何恪(公元1127~1174年)是南宋时期义乌官塘人,字茂恭,号南湖。据《义乌县志》(嘉庆本)记载,何恪,先任永新县主簿(永新今属江西,主簿佐理县政,相当于副县长),再调徽州录事参军(徽州今属安徽,“录事参军”也叫“录曹”,相当于地级市计委主任)。著有《南湖文集》20卷。
当时南宋受到金国的严重威胁,何恪跑到京城,向朝廷进呈《恢复二十策》。宋孝宗虽也想扭转这个局面,但在大官重臣的包围之下,无法有所作为。何恪的意见自然得不到采纳。他一气之下回到家里,也不再去徽州上任。家里由于兄何恢经营得法,积聚了一些家产,他回家息影林泉,构筑园林。何恪在一个名叫南湖的旁边建造西园,自号南湖居士。西园的建筑由他自己亲自设计,工艺十分讲究,植花栽树,建亭构屋,台榭参差,亭阁错落。
《南湖何氏宗谱》原文无标点,下文标点为何正回标注,并作了部分注释。转自何正回的BLOG
西 园 记
何恪(南宋)
道乌伤而西,多平畴(耕地)沃野,亡(通“不”)名溪川。赢十五里少南,有湖曰南湖。四山墙立。一水蜿蜒贯之,清而不快。山秀而不陂,可舟,可园,可围,可屋而居。
凡濒湖而居者,举何氏也。余居之西林,樾(路边树荫)静深泉,源随之而委(流下)其地。视他山夷(平坦)而多,土宜果蔬,若葩(美花)绕以藩垣紫荆。
截水为限曰西园,入门修竹耸其巅,垂杨沿其堤,短花细草夹其径。行可百步,有堂曰林堂,枕岗面湖,峻岭对峙,如列屏障。而乱峰迭巘(yan大山上的小山),又出其背,倒影湖中,翠光浮动。浅则荷芰(ji菱角)菰(gu茭白)芡(qian俗名“鸡头”)离披(散开),望之不尽;深则白波际天,阵风过之,怒涛奔放,惊鳞泼剌,助为奇壮。水鸟族居,飞鸣上下,云烟开敛(lian收集),晴雨晦明,四时朝暮,变态不齐,所遇皆可乐,尤于雪月为宜。
其东有亭曰湖阴,以湖水出其南也;西曰横爽,以南岭横其前也。去其堂皆五六十步。堂后有二屋,左所见惟竹,屋右香草被其砌,曰兰坡。从二室阶墄(qi台阶的梯级)而登,有屋四楹(一列屋叫一楹),为晏寝之地,曰复斋。斋之四壁,尽代棂楹。
依山升降,而畦(xi长行)之艺以杞菊。上有老松数百株,皆合抱。杉楠枫楮,错植其间,无算也。苍藤碧萝,樛(qiu树木向下弯曲)结树杪(miao树末梢)。石出林底,嵌空奇怪。由石罅(xia缝隙)环行,蹒跚(panshan)而上,七十丈至绝顶。因其峻培而亭之曰招隐。围以岩花,花自地而升,犹不及于栏楯(dun栏干的横木)。江梅数十株,耀白于青林。中天寒木,脱心舒目,所见甚远。
径东三十步曰杉亭,楹椽皆杉,采而不斲(同斫zhuo,砍也)。又二十步曰柏亭,悉柏为之,其香郁烈不歇。二亭皆可下瞰,苍波渺茫,渔舟上下,鸥鹭去来。
于乔木修篁之外,直亭之北,山益深,竹树阴翳(yi遮蔽),余草不植,亘(gen连绵伸展)溪皆檐葡。约行千余步,有堂屹然,聚书千卷,曰读书堂。前甓(pi砖)池以引山溜,有鱼数十尾,行池可见。环池皆取草木之宜阴者植之,幽邃(sui)阒(qu静)寂,人迹所不及,惟青树翠蔓之所见,松声鸟语之所闻也。
稍东木奴(柑桔树)百树,亭于其中曰景陆。少折而北有亭,岿然立于丛薄(草木丛生)翳(遮蔽)条之间,级而登之,遐瞩旁睇(di斜视),遥岑(cen小而高的山)隐见肤寸(肤寸,古长度单位,一指为寸,一肤为四寸,比喻极小空间),数百里云黄葛仙之峰,俱在望焉,曰余青。并墙逶迤而去,有别圃,曰壶中。穴牖(you)以出其下,绝八十丈,奇海棠翼之,柯叶蒙络,如行龛(kan)洞。
屋于其砌(台阶),曰野堂。堂后益树以海棠数十百株,花时明艳,绮绾(wan缠绕)绣错。有泉侧出,石岸泓澄,盈咫循除,堕湖中潨(cong)然有声。前为三栏,尽植木芍药,阑下杂他花卉,每种不过三本,识其名物而已。湖岸多木芙蓉,山水至是益平远。堂外有地数十亩,其平如掌,梅杏梨柰,桔柚各植,以类而坞列之。支径旁午,络以诸卉。
其西有坡陇起数丈,其高二十尺为台,而屋其上。前有两峰屹立,曰两峰亭,凡圃中之胜,可一目而尽也。
降湖趋松径出湖上,绝湖抵南山,循湖而堤,遥见隔岸,台榭参差,出没于松竹之末。堤上有二亭,西曰清华,以其含水木之滋也;东曰浸山,以其从西园而望,山与水平,若出于其中者。水激岸断,略彴(zhuo略彴,独木桥)过之,有巨石出水际,可坐而钓。
遵南转山腹而北,至其麓,有枯梅二本,离立积莽中。下有两怪石,如卧虎。又数步得石坎,昌阳(菖蒲)封其圻(yin)鄂(圻鄂,边界也)。水冽而甘,冬夏不枯。并梅临泉,结茆三间,云气出入窗牖,中日云巢,蔽其前楹,剪木之前,枝以见水,鸟皆视其背,风起木末,万窍皆和。猿啸鹤唳,以助凄惋。自是而南,则翳塞峭绝不可通也。
余观林泉之乐,非仕者所能有,使有亦不能久也,有且久则隐者乎?然余非隐者,未能无意于当世之事,使果不可以为,则亦终于隐而已。而造物者以是畀(bii给予)我厚矣,余日读书堂中,间有得趣,足以自娱。倦则棹(zhao)舟,散策(手杖)徜徉于两峰间,一泉一石一草一木,皆为吾真有矣。客至具蔬于山,取鱼于湖,去者人均不留,留者径醉,亦何必仕哉。且今之仕者,皆出而不能入,往往以官为家为传,一日去官,则皇皇无所之,而患失之心重。若余之迂,岂能必合于世哉。故于出者,每为太早计,苟得是以老,则将益疏治其园池焉。姑摭(zhi拾取)其凡,而为之记。
试译为白话文。
出义乌县城往西行,多良田沃野,间以小溪流水,风光明秀。走过15里偏南,有个美丽的南湖,四周是低山,一股清泉蜿蜒而过。湖中可以放舟,湖畔可建家园。
邻湖居住的都姓何,我家在西头树林中。看林荫遮地,泉水在旁,山多而广,种着果木蔬菜,花木穿插在围墙和园篱之间。
水边这片地方叫西园,进门有高耸的修竹,沿堤植着垂杨,脚下是细草闲花。走过百来步,有座房命名为林堂,它靠山面湖,两山相对,象屏障一样。还有那远处的山迭在近山上,倒映在湖中,色彩变幻,光影浮动。荷花茭芡,错落水面,游鱼野鸟,出没其间。大风起时,白浪滔滔,暴雨来袭,山川变色。云舒云卷,或阴或晴,四时风景,都能入画。当然最美的是雪后初晴明月当空的傍晚。
林堂东面有个亭叫湖阴,以湖水在南的缘故;西面有亭叫横爽,因为南山横在前面。两亭距林堂都是五六十步。堂后有两屋,左屋畔种着竹子,右屋边栽了香花,它们就叫兰坡。从这两屋拾阶上行,有屋四列,是晚上睡觉的地方,叫复斋。斋壁窗户,雕着格子花纹。沿山高低,种着一行行枸杞和菊花。再上去有老松几百株,都可合抱。杉树、楠树、枫树、楮树,不计其数,穿插其间。老藤青萝,缠绕枝干。林下有不少石头,奇形怪状。穿过石缝,向上攀登,到山顶有七十丈。因为山路难走,造了个亭子就叫招隐。亭子岩石边上的花草,长在栏杆下。梅树几十株,花开时映于青松翠柏,赏心悦目。使人仰望天空,想得很远。山路东三十步,有个杉亭,无论柱子椽子,都用原杉制作。再走二十步,有个柏亭,都是柏树建造,还透着浓烈的香味。从这两个亭子往下看,湖水渺茫,渔舟往来,鹭雁时来时往。在乔木竹园过去,亭子的北面,山更深,竹树更密,草木则不多,沿溪都是葡萄架。大概走过千步,有座读书堂,巍然屹立,里面藏书千卷。堂前有砖池,用来引贮山泉,池里有鱼数十,悠闲游去。池的四周养着宜阴花草,更显得幽深静寂,人迹罕至,只见青松翠竹,只闻鸟语花香了。
读书堂稍东植有上百柑桔树,中间还有一个名叫景陆的亭。折往北又有个亭子,突出在丛生草木之中,往上行走,近可观察眼前尺寸,远可遥望数百里山峦,这亭就名为余青。沿墙曲折前进,有个花圃,命名为壶中。再往下走八十丈,有奇异海棠两边密密掩盖,人们走过,如在神龛中一样。台阶上有屋叫野堂,堂后仍旧种着海棠,花开时节,十分明艳,赛若绵绣。有股泉水从边上出,又清又深,流经石岸,堕落湖中,潺潺发声。前有三道栏杆,都种着芍药,间杂其他花卉——仅几株,使之知道名称而已。湖岸有许多木芙蓉,使山水显得平远。堂外有地数十亩,平坦如手掌,种植着梅杏梨奈,支路交叉处,点缀各类花草。西面有个高坡,房屋建在上面。因为看到前面两个山头,就叫两峰亭。从亭上往下看,园圃胜景,一目了然。沿松间山路下行到湖上,一直走到南山,湖边是堤,回头看隔岸,楼台参差,出没于松竹的末梢。堤上有二个亭,西亭名清华,含水木滋润的意思;东亭名浸山,因为它象浸在山水中。水断处,有小木桥,走过去有块巨石,正好坐在上面垂钓。
往南转山的腹地深处,再往北到山脚,有枯梅两株,孤立在草丛中。下边有两块象卧虎的石头。又几步看到石坎,边长满菖蒲。水凉而甜,长年不干。在枯梅泉水边上,建造三间茅屋,有云气来去窗户,有树荫可以隐蔽,能看见飞鸟背影,能听风吹草动和飞离走兽的声响,岂不美妙。只是往南,无路可通了。我看山林流泉的快乐,是做官人享受不到的,即使有亦不能长久,有而且久的是隐士吗?可是我不是隐士,因为我不能忘记世上的事。只是结果做不到,才不得不隐居而已。造物主给予我的深厚矣,我天天在读书堂中,读到有趣时,自己就觉得很快乐。疲倦时在湖上划划船,在两峰间散散步,这时,泉石草木,都真的属于我了。客人来,山上有蔬菜,水里有鱼虾。客人要去就去,不必挽留。留下的也欢迎,再吃个醉,何必想到做官呢。今天当官的,出来就进不去,所以以官为家为业,一旦丢官,就惶惶终日,患得患失。象我这样腐迂,不合世俗的很少吧。我想还是及早抽身,得以养老,亦为了保护这个美丽的西园和南湖。
以平常心来记平凡的事,于是写下了这些文字。
# 南宋何恪之《西园记》
{最后编辑时间:2007-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