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早以前,从东阳王坎头那边过来一对中年夫妻,他俩以放养鸭子为生,太平盛世,虽不能丰衣足食,但日子也能勉强过得去。只是终年在外风餐露宿,劳累奔波,他们很想早日结束这种漂泊的生活,置点房产,在家享受那种男耕女织的温馨。
很早以前,从东阳王坎头那边过来一对中年夫妻,他俩以放养鸭子为生,太平盛世,虽不能丰衣足食,但日子也能勉强过得去。只是终年在外风餐露宿,劳累奔波,他们很想早日结束这种漂泊的生活,置点房产,在家享受那种男耕女织的温馨。
“哩——哩哩哩!”他俩各背一支赶鸭子的长竹杆,那群欢快的水鸭子在他们的调教下,变得那么的乖顺。每到一个地方,天黑了,他们或借宿草舍,或在破庙中 安身。夏暑冬寒,岁月无情,流水依旧,这一日,他们赶着鸭子翻过几重小山坡,眼前突然开朗,只见一条小溪环绕而过,溪旁树木葱郁,再往远处眺望,烟波浩 渺,隐约处是一个很大的集镇,依稀有酒旗飘荡。他们将鸭子赶到刚刚收割完毕的水田里,丈夫把长竹杆往田里一插,犹如一杆招风的大旗直冲云天。他对妻子说: “你看好鸭子,我到镇子上转转,找个地方喝碗茶。”转身就往远处的一个集镇走去。
他发现,这个叫佛堂的镇子,实在是一个繁华的地方, 江上千帆竞发,船工们正忙于装卸货物,码头旁有许多茶肆,喝茶的都是些船老板和各地商贾,他们谈论着各地的奇闻轶事,风土人情。鸭倌难得有一份闲逸,他乐 而忘返,等他想起他的妻子和鸭子时,已经是傍晚时分了。他急匆匆地往回赶。远远地他看见那杆清晨插在田里的长竹杆仍旧直直地立着,使他感到惊讶的是,这根 饱浸着他的汗水,同时也被他打磨得油光锃亮的竹子,尖顶部位竟抽出了嫩枝,长出了新叶;再拔出竹杆一看,泥底下新长出一蓬细根。鸭倌意识到,这是一块难得 的风水宝地啊!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夫妻俩就在这里定居下来,开荒种粮,捕鱼养蚕,年年岁岁,繁衍生息。随着昭光流逝,就形成了一座颇具规模,拥有一千三百 多户人家的江南村落。因为这村子的第一块奠基石就安放在当年鸭倌插竹杆的大田中心,所以人们很自然地就把它叫做“田心”。当年赶着鸭子从东阳画溪王坎头过来的夫妻俩,就成了田心人的老祖宗。
每年农历十一月初八,是田心人最盛大的节日。在庄严肃穆的厅堂里,香烟缭绕,鼓乐齐鸣,彩旗招展,两旁高台上摆满的各户宰杀的猪羊,更烘托出一种凝重的 气氛。人们聚在厅堂中,饶有兴味地品评着谁家的羊养得大,哪户的猪喂得肥,这就是一直沿袭至今的“摆祭猪”。他们以这种最古老的形式,一是用自己最虔诚的 敬意缅怀列祖列宗,二是利用一年最空闲的时日来庆贺一下一年辛劳后的丰收。这期间,同时还要举行各类民间文娱活动,诸如演大戏、斗牛、翻九楼……每个村民 都有自己酣畅的发挥,把自己对生命的诠释与“勤耕、好学、刚正、勇为”的义乌精神融汇在一起,演绎着一幕幕鲜活的人间正剧。
# 田心的传说
{最后编辑时间:2010-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