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自秦建县以未,向以礼仪著称。虽地处丘陵,然山清水美,古来国内名人,或来义乌任官,或临境督察,或游览胜地,或路过逗留,或与县人交往,代不乏人,为义乌增添了不少光彩。
义乌自秦建县以未,向以礼仪著称。虽地处丘陵,然山清水美,古来国内名人,或来义乌任官,或临境督察,或游览胜地,或路过逗留,或与县人交往,代不乏人,为义乌增添了不少光彩。
大禹 姓拟,名文命,鲧之子。原为夏后氏部落领袖,奉舜命治理洪水。据令人推测,来过会稽於越旧地,在今浙东一带疏通河道。后于这带大会诸侯,计功封疆。古乌伤境内存禹山、禹庙、大禹峰等地名。
伯益 一作伯翳、柏翳。东夷族领袖,善于畜牧狩猎,舜时掌管草木鸟兽,又管火。为禹重用,助禹治水。据令人推测,曾随禹来茅山之南疏通河道,来过今义乌之地。
无余 夏朝第五代君主少康的庶子,封于於越。据推测,其都城在今义乌境内。
允常 於越国君,勾践父。据推测,他从今义乌一带迁都诸暨。
勾践(约前520~前465) 又名菼但执。春秋末越国国君。鲁哀元年(前494),勾践兵败于吴,退守会稽,卧薪尝胆。据南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卷十第153页载:“九乘山,在诸暨南五十里,旧经云:勾践所都也,又名勾乘山,其山九层。”至今与诸暨接壤的义乌市东培乡境内勾乘山中尚存有勾乘庙,祀越王勾践。
范蠡 春秋越国大夫。字少绢,楚国宛(今河南南阳)人。助越王勾践刻苦图强。勾践灭吴复国后,将环会稽三百里者为范蠢地,今义乌在其封地内。范蠢以勾践为人可与共患难,不能同安乐而离开越国。后游齐国,到陶,改名陶朱公,以经商致富。
孙策(175~200) 东汉未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孙坚之子。于兴平二年(195)渡江平定会稽郡,经营乌伤,攻克吴郡,领会稽太守。
郭理(276~324) 晋代学者、文学家、训诂学家。字景纯,河东闻喜(今属山西)人。东晋初为著作佐郎。好古文奇字,精于历算术数,善于卜签。义乌城内富、贵、贫、贱四井相传为他所凿。
葛洪(约281~341) 东晋道教理论家、医学家。字雅川,号抱朴子。丹阳句容(今属江苏)人。好神仙导养之法。曾任咨议参军等职,赐爵关内候。著有《抱朴子》内外篇等,所著《神仙传》中有“黄大仙”传说。相传晋咸康中,他曾隐居乌伤(今义乌)稠岩北之上岩洞。
达摩 俗称嵩头陀,中国佛教禅宗创始人。被尊为西天禅宗二十八祖、东土(中国)禅宗初祖。相传为印度人。南朝宋初航海到广州,后往北魏洛阳传播佛学,在嵩山少林寺面壁打坐九年。传说梁朝天监十年(511)左右从嵩山南来到乌伤县,建香山教寺。普通元年(520)投磬渡江直至云黄山稽亭塘下,点拔傅翕,指示创建双林寺。后于义乌南乡及金华一带创办莱山寺等七所寺院。今义乌佛堂地名即由达摩投磬渡江、建寺题楹的传说而得名。佛堂至今还有达摩殿。
萧统(501~531) 字德施,南朝梁文学家。梁武帝萧衍的长子。天监元年(502)立为皇太子,未及即位而卒。谥号“昭明”,世称昭明太子。一度隐居东阳郡内大磐山。梁普通六年(526),来义乌境内游历,登临萧皇岩,惊叹:“险哉,孤峰独秀也!”
江淹(444~505) 南朝梁文学家。字文通,济阳考城(今河南民权东北)人。历仕宋、齐、梁三代,官至金紫光禄大夫。据《[嘉庆]义乌县志》载,江淹与谢灵运皆尝至婺。江淹留有《游黄檗山》诗一首。
李白(701~762) 唐代大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人。性格豪放,曾为永王李嶙幕僚。嶙败,因受牵连,被流放夜郎。后中途遇赦。李白东还曾往依族叔李阳冰。时李阳冰为缙云县令,李白路过金华、义乌。留有《清溪半夜闻笛》一诗。另义乌梅溪竹山里楼氏宗谱中存有《唐四川李白楼太师墓公府义谱诗》一首。
钱起(约720~约782) 唐代诗人。字仲文,吴兴(今属浙江)人。曾与戴叔伦、郎士元同游义乌。
戴叔伦(732~789) 唐代诗人。字幼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任东阳令时曾与钱起、郎士无同游义乌。有《游双林寺》、《过苏溪》诗各一首。
郎士元 唐代诗人。字君胄,中山(今河北定县)人。任郢州刺史期间曾与载叔伦、钱起同游义乌。有《双林寺谒傅大士》诗一首。
戎昱 唐诗人。歧州(今陕西凤翔)人。《全唐诗》收其诗一卷122首,其中有《招提精舍》诗一首。
最澄(767~822) 日本佛教天台宗创始人,日本清和天皇追赠传教大师。公元804年率弟子义真来唐。延历二十四年(805)返日,携回大批佛像及天台、密教之经疏等。日本天皇勒令臣下营建伽蓝及十七僧房赐予最澄。最澄以此地之形状类似中国东阳郡鸟伤县之沙罗双林寺,遂号双林寺。后成为日本延历寺之别院。
元稹(779~831) 唐代文学家。字微之,别字威明。河南(今河南洛阳)人,居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宝历年间(825)任越州刺史,曾来义乌双林寺。寺僧将梁陈以来13轴皇帝诏书名家手迹、碑录和水火珠、扣门椎、织成佛、水火突等珍贵文物给他鉴赏。元稹取走萧、陈二帝诏书及侯安都等名家手迹,美其名曰:“将广之好古者,亦所以大翕遗事于天下也,与夫委弃残烂于空山,益不浅矣。”把其他东西还给双林寺,写了一篇《还珠留书记》,令寺僧刻石立碑。
无言通(?~826) 唐代禅宗高僧。俗姓郑,广州人,出家于义乌双林寺。唐宪宗元和十五年(820)赴越南北宁仙游县扶董乡建初寺传授禅学,创立无言通禅派。
黄巢(?~884) 唐未农民起义领袖。唐州冤句(今山东曹县西北)人。唐乾符二年(875)率众响应王仙芝起义,称冲天大将军。乾符五年(878)称帝,国号齐,建无金统。带兵经义乌东北越王山区边缘清潭山下,受到豪绅楼驮兄弟率民团抵抗,楼驮被俘自杀,两弟战死。又率军进驻义乌西乡,故称黄巢帅府驻地为“黄山”。还有黄山洞和石鼓后遗迹。
罗隐(833~909) 唐代文学家。原名横,举进士不第,改名隐,字昭谏,号江东生。杭州新城(今浙江桐庐)人。义乌民间流传着他在义乌的许多传说,说他“讨饭骨头圣旨口”。义乌梅溪付山里搂氏宗谱上有《题楼太师墓香山寺》诗一首。
王安石(1021~1086)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宋神宗熙宁三年拜相,推行变法。退出官场后,隐居金陵,与金陵定林寺赞元为友。赞元为傅大士裔孙。王安石诗《东阳郡道中》,可能是其偕赞元同游双林寺时道中所作。
苏东坡(1037~1101) 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留有《傅大士赞》诗一首,辑于《苏东坡全集》第10卷“赞五十”中。
杨时(1053~1135) 北宋学者。字中立。南剑州将乐(今属福建)人。曾任工部侍郎,官至龙图阁直学士。今义乌大元村留有杨时所书“枢密院使”台门题字。
陆游(1125~1210) 南宋诗人。字务观,子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绍兴二年(1132),其父陆宰陪同楚国夫人避难寓居东阳安文(今磐安县城),一住三年。后来陆游常来东阳、义乌、金华这带交游作客。写下《题绣川驿》诗一首。
朱 熹(1130~1200) 南宋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淳熙八年(1181),应县人刘辉、刘熹兄弟之请,曾来义乌演易。县人徐侨是他的得意门生,为朱学北支传人。
辛弃疾(1140~1207) 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一生力主抗金。曾与全华杜旅同游义乌月岩,有杜旅《同辛稼轩游月岩》一诗为证。
陈 亮(1143~1194) 字同甫,学者称龙川先生。永康人。南宋思想家、文学家,永康学派的代表。义乌东河何茂宏女婿。其四子涣,迁居义乌绣湖滨,其裔称西门陈。永康学派成员中不少为义乌人。
乔行简(1156~1231) 南宋大臣,东阳人。理宗时曾任左丞相,后至平章军国事,封鲁国公。宋端平二年(1235),奏请为乌伤孝子颜乌建庙,理宗赐名“永慕”。
魏了翁(1178~1237) 南宋学者。字华文,号鹤山。邛州浦江(今属四川)人。官至端明殿学士。曾为颜孝子墓写碑。
王柏(1197~1274) 南宋经学家。字会之,号鲁斋。金华人。曾与蔡抗同来义乌拜孝子墓,写有《乌伤行》一诗。
周密(1232~1308) 南宋文学家。字公谨,号草窗。原籍济南,祖上南波后居吴兴(今湖州)。宋末曾为义乌县令。
高明(约1307~约1371) 元代戏曲家。字则诚,号菜根道人。浙江瑞安人,受业于县人黄溍时,成古典名剧《琵琶记》。
楚俊(1262~1336) 元代高僧。号双林明极。鄞县人。曾住双林寺。后去日本,为日本广严寺开山第一世。日本天皇赐号“佛日焰慧祥师”。
朱元璋(1328~1398) 字国瑞,明朝开国君主,称明太祖。濠州钟离(今安徽风阳)人。元至正十八年(1358)十一月,朱元璋以胡大海兵围婺州,久不克。元璋亲提师旅经义乌攻婺州,县人多于资助,十二月城破。县人王炜应召辅佐。
宋 濂(1310~1381) 明初一代文宗。字景濂,号潜溪。原籍金华孝善里之潜溪(潜溪原为义乌地),后迁居浦江。与义乌王炜主修《元史》,同为总裁官。官至学士承旨知制诰。12岁时,其父聘请义乌上溪包廷藻到家给他教授经史。30岁时拜翰林学士、县人黄溍为师,深得器重,且与同学王炜交谊甚深。王炜建华川书院,宋濂写了《华川书院记》。朱丹溪大修蜀墅塘,宋濂闻讯,前往考察访问,写了《蜀墅塘记》。宋濂还为义乌写了《重浚绣湖碑记》、《颜乌永慕赞》、《宗忠简公家传遗藏诰敕》、《水竹洞天记》、《圣寿寺记》等多篇文词。老年致仕退养后,还来义乌西覆釜山萧皇岩创建釜山书院,为乡邑培养人材不辞辛劳。
李文忠(1339~1384) 明开国元勋。字思本,小字保儿。于台(今属江苏)人。朱元璋开拓疆土初期,下婺州,部将谢再兴叛降于吴,以吴军犯东阳。文忠与胡深迎战于义乌,将千骑突其阵,大败之。
千岩长(?~1357) 即千岩掸师,俗姓董。名元长,字无明,号千岩。萧山人。初学法华经,受戒灵芝寺,悟道于知觉本公。后杖锡渡江至义乌伏龙山,创建圣寿寺,深受宋濂追慕,书信往来甚密,相知亦深。
方孝儒(1357~1402) 字希直,又字希吉,人称正学先生。宁海人。明惠帝侍讲学士,太祖实录总裁。燕王朱棣入京师(今南京),命其起草登极诏书,不从,慷慨就义,被灭十族。学生义乌王余冒险为他收尸。早年与义乌王炜之子缓、绅同为宋濂弟子,并为王炜《华川集》作序。王炜死难云南,接受王绅之请,摆《王待制私谥文节议》及《祭王学士文节公文》。
汪道昆(1525~1593) 明代文学家。字伯玉,号南溟,又号太函。歙县(今属安徽)人。擅长古文辞,工诗词,兼长武略。曾为义乌县今,教民刁武,以备倭寇。
戚继光(1528~1587) 明代抗倭名将。字无敬,号南唐,晚号孟诸。出生于山东登州(今山东蓬莱)。嘉靖三十四年(1555),戚继光由登州调浙江任参将,受命抗击倭寇。多次到义乌招募兵士,编练新军,奋战多年。由于这支队伍英勇善战,屡立战功,被誉为“戚家军”,又称“义乌兵”。今义乌县城西门的戚宅里,即为当年戚继光在义乌的招兵处。
陈子龙(1608~1647) 明未文学家,抗清义士。字卧子、人中,号大樽,又号钦符。松江华阴(今上海市松江县)人。曾游义乌双林寺,有《乌伤双林寺》一诗。
熊人霖 字伯甘,别字鹤台,江西进贡人。崇祯十年(1637)进士。次年任义乌知县。在任时,主持重修《[崇祯]义乌县志》。颇有政绩,受到义乌人敬重,列入名宦祠尊奉。留存不少诗作。
李 渔(1611~1680) 清代戏曲理论家。字笠鸿、谪凡,号签翁。兰溪人。著有剧本《签翁十种曲》、杂著《闲情偶记》等多种。有《乌伤道中》一诗。
林则徐(1785~1850) 字无抚,一字少穆,福建侯官(今福州)人。清未政治家、禁烟派代表人物。道光十五年(1835),苏州一带瘟疫四起。当时在苏州开设“慎可火腿行”的义乌田心人恒魁公(1786~1846),根据药书记载,把大批的火腿裁下退爪,肉煮汤,骨研末,分送给患者服用,顿时病势大减。林则徐时任江苏巡抚,深为恒魁公的疏财济世义举所感动。其时田心村村正在建新厅,林则徐亲书“培德堂”一匾相赠。此匾现存佛堂田心村,被列为义乌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李世贤(1834~1865) 广西藤县新旺村人。太平天国将领,封侍王。咸丰十一年(1861),率军由江西进入浙江,五月二十八日,攻克金华。五月三十日攻占义乌。
徐锡麟(1873~1907) 字伯荪,别号光汉子,绍兴东浦镇沈家溇人。1905年加入光复合。1907年来义乌联络会党,筹备武装起义。
秋瑾(1875~1907) 字璇卿,号竞雄,自号鉴湖女侠,山阴(今绍兴)人。光复会会员,同盟合浙江分会主盟人。1907年来义乌联络会党,筹备武装起义,得到本县龙华会骨干吴琳谦等的支持。
陶成章(1878~1912) 字焕卿,浙江绍兴人。近代民主革命者,光复会领导人。1904年曾到义乌串联合党反清。
郁达夫(1896~1945) 名文,以字行,富阳人。现代作家、诗人。曾作《过义乌》诗一首。
周恩来(1898~1976)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领导人。中国人民解放军主要创建人和领导人。字翔宇。浙江绍兴人,生于江苏淮安。据离体老干部何志舒回忆,1925年4月,周恩未曾来义乌东河村,由村人何战白(20年代初在天津从事青年运动和学联工作)陪同,在香山小学对全校师生发表演说,宣传革命道理。据说曾还去香山寺开会,筹备成立农会。另据原浙江歌舞团团长、义乌人谭丽娟于1978年3月1日在《浙江日报》上发表的《周总理教我演唱,〈蝶恋花〉》一文中回忆,1964年6月的一个晚上,谭丽娟在上海将以毛主席诗词谱写的《蝶恋花——答李淑一》演唱给周恩来总理听。听完,周总理高高兴兴握着谭丽娟的手,问:“你是哪里人,叫什么名字?”谭丽娟说:“我是义乌东河人。”周总理马上说:“哦,东河,我去过。”
# 外地历史名人与义乌
{最后编辑时间:2011-02-23}